天安门,作为中华民族历史的不朽象征,承载着无数的荣耀与记忆,见证了近现代中国每一个关键的历史转折点。在它庄严肃穆的城楼上,先后悬挂过 12 个人的画像,这些画像不仅是对个人的尊崇,更是一部生动的历史教科书,其中一位外国人的画像更是引发了广泛的好奇与探究。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揭开这些画像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
1912 年 2 月 12 日,清帝溥仪退位,标志着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正式落幕,中华民国宣告成立。在这一历史的转折点上,袁世凯的画像被挂上了天安门。袁世凯,这位在晚清政坛崛起的风云人物,凭借着强大的北洋新军,成为左右局势的关键力量。辛亥革命后,他通过政治手段迫使清帝退位,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然而,他的野心并未止步于此,随后妄图复辟帝制,最终落得个众叛亲离的下场。他的画像登上天安门,既是旧封建王朝结束的标志,也象征着新共和时代的艰难开启,尽管这个新时代充满了动荡与波折。
1928 年 6 月,北伐战争取得胜利,蒋介石的画像出现在了天安门城楼上。在北伐时期,蒋介石领导的国民革命军在形式上完成了全国统一,一时间风光无限。但好景不长,他很快背叛了革命,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建立起独裁统治。在他统治的时期,中国内忧外患,经济发展缓慢,民众生活困苦,他的独裁与腐败行径也逐渐被广大民众所唾弃。
展开剩余60%1945 年,中国人民经过长达 14 年的艰苦抗战,终于迎来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在这举国欢庆的时刻,天安门城楼上同时悬挂了蒋介石和毛泽东的画像。毛泽东,这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自投身革命以来,始终将人民的幸福和民族的复兴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在抗日战争中,他领导中国共产党坚持敌后抗战,成为抗战的中流砥柱。此时他的画像与蒋介石的画像一同高悬,不仅是国共合作取得抗战胜利的象征,更代表着全国人民对和平与建设的殷切期盼。然而,蒋介石随后发动内战,彻底打破了这份来之不易的和平希望。
新中国成立后,天安门城楼的画像更多地承载着对革命先辈和伟大领袖的崇高敬意。毛泽东的画像长期悬挂在天安门城楼上,他带领中国人民经过长期的革命斗争,彻底摆脱了被压迫、被奴役的命运,开启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纪元。他的思想和理念,如同一座灯塔,照亮了中华民族不断前进的道路,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除了 孙中山,作为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他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腐朽统治,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他提出的 “振兴中华” 的口号,激励着无数仁人志士为国家的独立和富强而不懈奋斗。在重要纪念日,孙中山的画像被庄重地悬挂在天安门广场,彰显着后人对他历史功绩的深切铭记与崇高敬仰。
在这些画像中,有一位外国人格外引人注目,他就是斯大林。1953 年 3 月 9 日,斯大林逝世,天安门城楼上破天荒地挂上了这位苏联领导人的画像。斯大林在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和反法西斯战争中都有着卓越的贡献。在二战期间,苏联是抗击纳粹德国的主要力量,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牺牲和贡献。当时,中苏两国保持着紧密的友好关系,中国对斯大林的逝世表示沉痛哀悼,悬挂他的画像,正是这份深厚情谊的生动体现。
此外,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画像也曾在特殊时期悬挂于天安门。马克思和恩格斯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他们的思想为全世界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列宁领导了俄国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他们的画像登上天安门,深刻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以及对社会主义道路的不懈探索。
回顾这些在天安门城楼上挂过画像的 12 个人,他们来自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政治理念和历史使命。他们的故事金融杠杆炒股,共同构成了一部鲜活的中国近现代史。这些画像,不仅是对个人的纪念,更是对一个时代的深情回望,提醒着我们铭记历史,珍惜当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发布于:黑龙江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