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随着《哪吒之魔童闹海》的热映股票配资分仓软件,不仅创造了中国影史的新纪录,也引起各地文旅部门关于哪吒祖籍地的热烈争论,天津、四川宜宾、安徽蚌埠等地纷纷自称是电影中“陈塘关”所在地。
对于哪吒祖籍地的争论,本质上是各地希望通过与当下热门的IP绑定,带动本地文旅产业发展。这种做法虽说无可厚非,但是从景区经营的角度来看,各地要做的不应只有风口来临时的浅尝辄止,更不是为此争论不休,甚至大打“口水仗”,因为只有真正以游客体验为中心的长期运营,才是各地的“制胜法宝”。
其实对于神话人物祖籍地的争论并非个例。此前,中国首部3A游戏《黑神话:悟空》横空出世,也引发过江苏连云港、山东泰安、福建顺昌等地对于孙悟空祖籍地的争论。
作为中国传统神话故事中的经典形象,孙悟空、哪吒其实并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祖籍地,但这并不妨碍各地纷纷拿出历史文献、地理证据和民间传说,试图证明自己是神话人物“老家”,这也体现出大家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和自豪。
不可否认的是,热门神话人物IP的背后蕴含着巨大的经济价值。各地通过争夺神话人物祖籍地,可以将文化符号转化为具有吸引力的旅游收益,并以此带动当地旅游消费和周边产业的发展。
然而,浮于表面的“口水仗”以及商业利益的驱动往往容易让人忽视蕴含在神话人物文化内涵与精神,反而消耗了大家对于景区宣传的尊重和认同,得不偿失。
其实,孙悟空、哪吒作为中国神话中的经典角色,他们的形象在不同地区有着各自的解读,这些解读都是中华文化多样性的体现,值得我们尊重和保护。
从长远来看,与其为神话人物的“老家”在哪大打口水仗,不如将精力放到景区的长期运营上来,比如像迪士尼一样,将文化IP与景区服务有机结合,给予游客更加沉浸式的游玩体验;不同的“陈塘关”“花果山”之间也可以相互取长补短,在竞争中共同发展。
同时,本地居民在争夺神话人物祖籍地的过程中,也应该保持理性友好交流股票配资分仓软件,避免陷入无意义的“口水战”;各地文旅部门也要加强文旅基础设施建设,久久为功,打造良好的文旅环境。